试驾全新一代大众途锐性能怎么样 一汽
来源:修车360 时间: 2023-11-05作为大众品牌最顶级的SUV车型,途锐至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车型。相比上一代车型这次换代可以说是一次完美的蜕变,除了这个大众标,由内及外都是崭新的,科技感、实用性、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而伴着SUV市场的持续火爆,这款全新车型也将加入了硝烟弥漫的战场,那么作为大众品牌旗舰车型的它,能否以不俗的实力在豪华SUV市场中分得红利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全新大众途锐,它来自大众集团下的MLB Evo平台。这个平台还有保时捷Cayenne、兰博基尼Urus以及奥迪Q7,而途锐的加入让这个高端平台,让其拥有了冲击豪华SUV阵营的底气。
全新一代途锐诞生于MLB Evo平台,源自ARTEON的家族式外观设计,让其看上去更具攻击性。夸张的进气格栅采用不同宽度的镀铬条幅设计,并与前大灯组与格栅完美的融为一体。全新LED灯组设计沿袭 “灯厂”科技,每个前大灯共有128个LED点光源,其中包括近距离照明和所谓的信号功能(日间行车灯、转弯灯、位置灯和动态转向指示灯)。
侧面造型依旧敦厚硬朗,锋利的腰线在贯穿车身,强大的轮毂在前部跟拱起的轮眉呼应,霸气十足。全新一代途锐在车身上有所增加,车身增加了77mm、车宽增加44mm、而车高降低7mm,车身重量将减少约65kg。新车的轮毂尺寸由18英寸开始配备(上一代为17英寸),最大可选装至21英寸。而最大31°的前进角和离去角,提高车辆自身的通过性能。
宽阔的肩线拓展了视觉宽度,为车尾造型增添了几分豪迈。修长的尾灯巧妙的使用折线相连,拉宽整个车尾的视觉感,同时L型的灯光组跟前部的LED相互呼应。中央铭牌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众车型上,这样独特的配置会让看这车的人,和拥有它的人心中拥有独特的归属感。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全新途锐在内饰上给了我们最大的颠覆感,内饰的中心部分由宽大而典雅的仪表板构成。数字驾驶舱Innovision Cockpit形成数字仪表(12英寸数字仪表)和Discover Premium信息娱乐系统(带15英寸触摸屏)的组合。内部的数字控制中心,通过车辆配备的eSIM卡(在13个欧洲国家推出),让全新途锐“始终在线”,为车辆功能和外部世界提供了更广泛的互联性。细长条的“Curbed beam wood”饰板横向跨越整个仪表板,并集成到内饰氛围灯的设计中。氛围灯可选择多达30种灯光颜色,同时,亮度也可在不同照明区域内进行调整。
12英寸的全液晶仪表与15英寸的中控大屏相连,营造出时下流行的全面屏科技感。多媒体和空调系统全部集中在这个大屏上,所以中控台上几乎没有实体按键。“Discover Premium”信息娱乐系统,可同时用作无线通信导航系统、电话、信息中心和配置各种车辆功能的用户界面。
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可选装座椅按摩功能,可从八种模式中进行选择。气动按摩功能由独立气垫实现,拥有多种强度控制。后排座椅系统还可提供160mm的纵向调节,从而提供更宽裕的后部空间。后排座椅靠背的倾斜度调节(共3级最多可调节21度)可提供额外的舒适性。长途旅行或前往机场的短途出行中拥有充足的行李空间,全新一代途锐的装载空间比上一代增加了113L,达到了810L。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为MLB Evo平台的车型,途锐配置了大量高科技配置。电子防倾杆通过电机来主动增加一侧的防倾杆的扭转刚性,为车身提供更加充足的支撑。夜视系统通过热成像摄像机(红外摄像机)能够记录生物发出的红外辐射,检测到的任何行人或动物都会在黑白图像上以彩色突出显示。根据风险级别显示为绿色或红色。
后轮转向系统通过调节后轮的转向角度,当速度低于37km/h的时候与前轮反向转向,转向直径从而由12.19米,减少到11.19米。而在高于37km/h的速度下,后轮与前轮同向转向,提升稳定性。
标配了4MOTION恒时四驱系统,最高可传输1000牛•米的驱动扭矩。带有非对称动态扭矩分布功能的自锁差速器作为车辆前后轴的分动箱。最高70%的驱动扭矩可传送至前轴,最高80%的驱动扭矩可传送至后轴。驾驶者可以从娱乐信息系统和/或4MOTION恒时四驱系统主动控制的相关菜单中选择五种标配和四种选配驾驶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未来引入国内的销售的全新途锐将搭载3.0T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一款2.0T混合动力机型,其中3.0T发动机最大功率250kW(340马力),而2.0T混合动力车型综合最大功率达到270kW(367马力)。此次试驾的为3.0TDI发动机车型,最大功率210kW(286马力)。与发动机匹配的为8速自动变速箱,造型类似飞行器的推力杆,造型美观,手感出色。
对于一款SUV而言,低速扭矩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柴油机在这方面更是有着先天的优势。中低速行驶时,强大的扭矩能够带来非常充沛的动力响应。实际体验来看,2000转左右是这台发动机的最佳发力点,286马力的输出基本覆盖了常用是时速区间。8挡自动变速箱逻辑挑不出毛病,平日里的表现兢兢业业,换挡迅速且几乎察觉不到顿挫。但你需要提速深踩油门时,它会立刻连降数挡。
轻型铝材和钢材制成的五连杆悬挂系统,并且带有电子防倾杆的主动式侧倾补偿系统,当车辆在弯道或其中一侧车轮驶过较大颠簸时,防倾杆的两端相互抑制侧倾。空气悬架的阻尼调校的非常舒适,在auto模式下就已经能过滤掉大多数的路面信息,面对坑洼也能够完美的处理掉。
总结:3月份全新一代途锐在中国进行首发亮相,也是大众第一次选择将重磅全球车型的发布会放在中国,这也说明着大众对于国内消费者的重视。全新途锐的外观带有大众典型的设计元素,并且兼具美式风格,整体外表低调内敛,但却是一款综合实力很高SUV。同时,该车在内饰和科技配置等方面也都有非常好的表现。
中型SUV 一汽-大众探岳380TSI怎么样 试驾评测
探岳 2019款 380TSI 四驱旗舰型
探岳的车头造型看着很年轻,设计方面使用了不少T-ROC探歌的设计语言,很得年轻消费者的欢心。六边形日间行车灯还兼具转向灯的功能,辨识度很高,不过只有尊贵型以上的车型才有。
车身尺寸方面,探岳和同级车型相比优势不大,车身长度和轴距方面都有一些劣势,宽度方面则要比途观L和昂科威都宽上一些。
如果说车头的造型能评高分的话,那么车侧的线条绝对能让探岳的整体颜值更上一层楼,腰线看着很带感,和途观L那种平直的线条相比要顺眼很多。
相较于车头和车侧,车尾的造型就显得平淡了许多,依旧是大众经典的设计风格,看起来没有任何陌生感。最近大众/奥迪推出的车型中有不少都使用了隐藏式排气布局,冬天的时候下包围处的假排气口可能会让车主感到些许尴尬,探岳的隐藏式排气布局为双边共两出。
● 简约且熟悉的中控设计
大众车型的内饰设计都属于一个路数,对于老车主来说看到探岳的中控台设计不会有丝毫的陌生感。全液晶屏幕的显示效果不错,从尊贵型上便开始了标配。
多媒体系统方面,系统界面和T-ROC探歌较为相似,整体界面清晰易懂,操作的流畅度还不错,符合这一级别车型应有的表现。
探岳配备了Active Control多路况驾驶模式,总共可以为驾驶员提供4种公路模式、2种越野模式和1个雪地模式,驾驶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路况进行选择。
● 乘坐空间体验
实拍车型是顶配车型,座椅方面的配置非常丰富,座椅加热/通风、座椅记忆等都有配备,不过座椅通风和记忆都只有顶配有,如果能多下放几个车型的话会显得厂家更有诚意。
去年我恰好体验过途观L的空间,探岳前排头部空间要比途观L多1指,途观L的后排头部空间要比探岳多2指,腿部空间两车都大于两拳,可见探岳的轴距虽不及途观L,但是反应到乘坐空间方面并没有差距,只是后排的头部空间是不是太小了点儿?
● 储物空间
储物空间方面的表现还可以,各个储物格的大小都属于正常水平,保证了驾驶员和乘客的正常储物需求。
后备厢的表现在同级车型中属于主流水平,因为第二排座椅可以进行前后和靠背的调整,所以常规状态下放不下箱子时可以稍微调整一下第二排座椅,这样就没问题了。不过必须要说一句,电动后备厢功能只有顶配车型才标配,这样确实有些没诚意,要知道,途观L在两驱旗舰版,以及四驱豪华版以上的车型都标配了电动后备厢功能。
动力系统:
这套动力系统已经非常成熟,动力参数虽不如竞品那些动辄250马力的2.0T发动机好看,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配合默契,加速快、换挡顺,实际表现和口碑也是同级里比较好的了。
动力感受:
探岳是大众最新推出的车型,但低速顿挫这个现象依然没能改善。变速箱的闯动算得上是常态了,在1挡换2挡时尤其明显,这跟之前开过的途观L,以及刚刚测试过的CC几乎是一样的。大众现在的新车基本都是舒适取向,悬架的前段通常会比较软,在走走停停的路况下,车身会有“忽忽悠悠”的晃动,这个特性与顿挫相结合,再加上变速箱的“咔啦”声,这些都切实的影响到了行驶品质,行驶中会让人感到不太舒适,低速路况绝不是探岳所擅长的。另外,不要试图用运动模式或者S挡来改善这种情况——它的油门将变得异常敏感,闯动也会更明显。
除了以上情境,或者说升到3挡之后,整个动力系统的表现基本就没缺点了,升挡迅速且非常顺滑,降挡速度也完全跟得上你想要的加速动作,在大多数速度区间都有着上佳表现,切换到运动模式之后,还能体会到推背感带来的乐趣。发动机的输出特性活跃、响应积极,右脚给点信号它便有反馈,只说动力表现的话,跑起来之后的探岳很好,能给人很强的信心。
加速测试:
探岳380TSI带有起步控制程序,也就是“弹射起步”,踩住刹车踏板轰油门,转速甚至可以达到3500rpm。不过在起步的一刹那,它的动力释放并不充分,会有短暂的“思考人生”,大约半秒多之后,动力会突然涌出,因此加速测试会损失掉一些时间,尝试多次发现这是常态,跟途观L 380TSI完全一样。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视频频道
探岳380TSI的最终加速成绩为6.68秒,这完全在意料之中,与途观L 380TSI的6.86秒、柯迪亚克TSI380的6.75秒很接近,均属同级第一梯队,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众这套动力系统的实力。
油耗测试:
探岳380TSI的实测油耗为8.7L/100km,对于一辆重1750kg的四驱SUV来说,这个表现显然是让人满意的。
行驶感受:
上手探岳的第一感受就是轻,以驾驶者的身份来说,它的转向轻、油门轻,而坐上车的同事和朋友甚至无一例外的认为“这车怎么轻飘飘的”,大众的车近些年都在朝着轻巧的风格靠近,这些设定其实也都在意料之中。客观来说这个轻或重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轻能让市区行驶更为轻松,重则会让体感上的稳定性更强,个人喜好而已。在我的印象中,途观L虽然也是这个风格,但似乎轻得没这么明显,两辆车如果能有机会对比测试,我们会做进一步的说明。
考虑到其中型SUV的自身定位,探岳的行驶质感有些不足。在城市路况中,这种轻巧的风格带来的是轻松感,而随着车速的提升,车厢厚重感的缺失会左右你的感官,让你在心理上有种“不踏实”感。这个级别其他品牌的中型SUV如昂科威、冠道等,或者有不错的整体性,或者有明显的厚重感,这些在探岳上都很难找到,它在加速时的发动机噪音也偏大,综合来看,我认为探岳的整体行驶质感跟柯迪亚克或者探界者在同一水平。
跟途观L一样,探岳也是偏舒适的取向,悬架的前段非常柔和,对于细碎颠簸有着很好的过滤,而一旦遇到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时,前段的柔和便不足以化解这些,后段的生硬会传至车厢和座椅,不得不通过减更多的速度来应对,此时也能发现探岳底盘的整体性其实不如预想中那么出色。
刹车测试:
多次测试,探岳380TSI的刹车均在38.5——40.5米之间,制动力较为稳定,连续刹车没有出现明显的热衰减,最终成绩为39.58米。需要说明的是,日常驾驶时,探岳偏软的悬架会给车身带来较为明显的晃动,而刹车测试中,能发觉在极限状态下,悬架后段的支撑还是到位的。
噪音测试:
探岳的噪音源主要来自两点,一是发动机噪音,它在加速过程中尤为明显;二是来自路面的噪音,底盘对噪音的隔绝不是很位,对于胎噪的控制也还有提升空间。所以在恒定速度下,它的实测噪音值虽然不高,但从体感来说,探岳并不能算是安静的车。
四驱和越野测试:
探岳的4MOTION四驱系统来自博格华纳,为第五代瀚德Haldex全时四驱。它配备一组电控多片离合器式的限滑差速器,轮间靠电子限滑来控制,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四驱系统。此外,在多路况驾驶模式中共有雪地、公路、越野以及越野个性化四个模式可选。
探岳380TSI在滑轮组测试的结果毫不意外:
1.轴间动力分配合理,双前轮/双后轮没难度;
2.EDS电子限滑响应迅速,交叉轴也能轻松通过;
3.在只有单前轮有附着力的情况下,需要对限滑动作有一定的判断,从而调整脚下的油门开度,尝试2-3次便能驶出;
4.仅单后轮有附着力时,因四驱系统的属性,发动机分配给后轮的动力不足,不足以使其脱困。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视频频道
越野场地测试:
36°坡是越野场地里最为基本的项目,得益于充沛的动力,探岳380TSI很轻松的就能登顶。42°坡的难度有所增加,探岳380TSI在即将登顶时,由于车辆重心后移,前轮会出现短暂的打滑,不过整个过程仍然算是顺利的。
探岳的陡坡缓降系统不用人为开启,在车辆意识到即将通过较陡的下坡路段时,陡坡缓降系统能自动开启,并且响应速度很快,下陡坡时的速度能稳定在3km/h,这是很棒的表现。
水泥炮弹坑和蝴蝶谷的原理相似,都是实地路况里的交叉轴测试,但对车辆的接近角、离去角和离地间隙等也有一定程度的考量。探岳的接近角/离去角分别是21°和26°,最小离地间隙在后轴下方,为205mm。
在通过这两个项目时,探岳的扭矩充足,良好的限滑能力能分配给有附着力的车轮以足够的动力,整个过程虽称不上轻松,但也都顺利通过了,以一辆城市SUV的标准来衡量,这样的脱困能力是过关的。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视频频道
全文总结:
正如标题所说,探岳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是你能猜得到的:设计“大众”、配置和空间主流、跑得快、脱困能力不错……简单说是一辆很均衡的中型SUV。从硬指标上来看,它似乎没有明显缺点,但在感受上并没有给人太多惊喜,比如品质感和厚重感的缺失。如果途观L还有着对标冠道、汉兰达等车型的任务的话,那么探岳的目的就很明确了:就是奔着昂科威和探界者来的,顺便打击一下日系紧凑型SUV们,至于是否会吃掉自家兄弟途观L和表亲柯迪亚克的部分市场,那就是大众自己的家务事了。
以上是试驾全新一代大众途锐性能怎么样 一汽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相关内容,请关注修车360汽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