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铁龙DS5试驾 东风雪铁龙云逸怎么样
来源:修车360 时间: 2023-11-05究竟该如何界定它呢?这个问题从收到试车邀请到试驾结束一直都在困扰着我。
它就是DS5,我们最好不要用常规标准去审视它,要知道甚至是在雪铁龙看来,DS5都不是一辆传统意义上的雪铁龙!
我想,这都应该归功于设计的力量。如果有人像我一样,从不怀疑法国人有能力设计出惊艳绝伦的概念车,却认为他们很少将先锋理念付诸于量产并以此取悦众生,那么DS5或许就是反驳这一偏见的良好例证。
作为DS系列“重启”之后的第三款车型,DS5身上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在此之前,个性前卫的DS3和DS4已经取得了不俗的业内口碑和市场反馈,但DS家族的壮大需要一款尺寸、价格和格调都更高一级别的车型。一方面,在雪铁龙C系列整体设计思路必须向亲民路线靠拢的同时,只有DS系列最适合将法式浪漫主义发扬光大。另一方面,DS若想成就一个较传统雪铁龙更为高端的子品牌,除了DS3、DS4所展露的“小”个性,还需要合适的载体来彰显豪华、考究、奢侈的一面。于是基于PSA PF2平台打造的DS5应运而生(其实除了DS5,DS未来还将拥有SUV甚至是D级车型),而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是,长安雪铁龙将在2012年通过先进口、后国产的方式引入DS5,随后逐步导入其余DS车型。既然它对DS和长安雪铁龙都如此重要,那么实力究竟如何呢?
不知从何时开始,汽车造型已经发展到一个不能单纯依靠图片或者远观第一印象来下结论的时代。只是DS5显然不属于那种容易引起争议的类型,而是在照片上就有模有样,实车接触起来更有味道。这样说并非我的个人喜好或者溜须拍马,因为不管是2011年上海车展上全球首发后的群众反应,还是本次在富庶的法国南部海岸试驾时所接受的关注目光,都属于很有说服力的证据。
当人们早已忘记曾经有一款名为C-SportLounge的概念车的时候,DS5在2011年将着6年前的概念变成了现实。当初大胆的创意灵感被量身打造成线条流畅而富有活力的优雅空气动力学套装,集冷峻面孔、感性轮廓和功能效率于一身。以那个极具DS家族特征的前脸为例,除了带LED行车灯的犀利灯组和中央镀铬格栅两侧夸张的侧置扰流进气口之外,那两条从前大灯前端向后直插入A柱后方的“军刀”式镀铬镶边无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在这潇洒一笔的光鲜背后,是经过特殊抛光处理但又兼顾制造成本的镀铬工艺。由此可见,DS5对于设计的专注是从外到内且注重细节的。
特别是参观完PSA设计中心并与内饰设计师充分交流之后,落座DS5其中,首先吸引我的便是身边触手可及的整体质感。从DS标志性的“表带式”真皮座椅花纹,到车门内侧和中控台附近的材质混搭,细致入微的豪华品位与恰到好处的动感氛围相处的非常融洽,很容易就让人感叹雪铁龙究竟如何在DS5上实现了其它品牌更高级别车型才能提供的高端感觉。落实到实用层面,尽管包括彩色HUD抬头显示器、车载WiFi、LED氛围灯组、自动远光灯、车道偏离警示摄像系统等更常见于中高级豪华车型的配置都出现在DS5上,但最酷的地方还要数那个三分区的全景天窗,因为正是它成就了前排类似航空座舱的上下双中控台设计,并保障后排乘客在拥有不错的腿部空间的同时消除来自头部的压迫感。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搭载柴油混合动力系统的DS5 Hybrid4很可能将无缘中国市场,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车系旗舰形象。雪铁龙把那套最先应用于标致3008 Hybrid4的全混合动力系统完全移植到DS5身上,并为之准备了小巧精致的换挡杆和带有自动、电动、四驱、运动四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按钮。而在摩纳哥的山路上感受2.0升HDi柴油发动机和位于后轴的电动机协同工作都是一次难忘的驾驶体验,毕竟200马力的隐藏实力与最低99克/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以现在的标准衡量无论如何都是一组值得炫耀的数字。
当然,仅就汽油动力而言,DS5的动力来源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台由PSA和宝马集团联合开发的1.6升涡轮增压发动机长久以来都是MINI所有现款Cooper S车型的活力源泉之一,并且还即将作为全新宝马1系和3系的通用动力单元,因此我们大可放心它在DS5上的硬实力。根据调校的不同,DS5目前提供高低两种汽油动力车型,其中THP 200车型拥有200马力的最大功率和275牛·米的峰值扭矩,匹配手感出众的6速手动变速箱,动力传递直接,作用到1500公斤左右的整备质量上,得到的是8秒出头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能力。相比之下,THP 155车型的最佳性能则被封印至156马力和245牛·米的水平,但最大扭矩的爆发区间较THP 200有所提前,并且只提供动作平顺、反应迅速的6速自动变速箱。就实际感受来讲,两款车型的动力落差并没有账面数据上那么明显,整体隔音降噪水平相当出色,虽然方向盘设定倾向于稳重,但转向动作干脆利落,悬架表现扎实且富有韧性。在即将引进的DS5身上,希望这种欧范儿驾驶品质可以原汁原味地呈现,另外,最好还能为THP 200车型匹配自动变速箱。
(转载自名车志中文网)
有自己的风格 东风雪铁龙云逸怎么样 试驾评测
云逸的海外版本是雪铁龙C3 AIRCROSS,在引进国产后还进行了加长,并更名为C4 AIRCROSS,从而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从这一点看,曾经有些偏执的法国人也学会变通了。
长期以来,法国汽车,尤其是雪铁龙品牌大多会以不拘一格,甚至是天马行空的设计手法示人,云逸自然也不例外,法国式的罗曼蒂克演绎出了别样的风情。
而从车身尺寸上看,在加长了60mm轴距之后,云逸的长宽高三维参数已经达到了4275/1756/1637mm,而轴距则为2655mm,而主要竞争对手相比都大致处于统一水平,轴距还有一些优势。
云逸的前脸带有着鲜明的雪铁龙家族化设计风格,三段式的布局很有特色,双人字LOGO向两侧延伸并和日间行车灯融为一体,下面的中网内则是颇具设计感的格栅。
分体式的前大灯对于雪铁龙车型来说已经是惯用的样式,上面是狭长的LED日间行车灯以及转向灯,而下面则是卤素远近光灯,在外围还有着银色的装饰圈以强调个性。
在前保险杠下面造型稍显夸张的暗灰色镂空护板则是彰显出云逸作为一辆SUV车型活力和野性的点睛之笔,其样式和车头的整体风格也保持一致,相得益彰。
侧面轮廓相当饱满,并没有刻意采用凌厉的线条,而双色车身以及雪铁龙Airbump防剐蹭系统也让云逸平添了几分年轻不羁的印象,车顶提供了冲浪板形的行李架。
17英寸的轮毂虽然尺寸中规中矩,设计感突出,四叶草形的样式再配上双色设计绝对个性十足,并且不失运动感,而标配的轮胎来自于佳通品牌,规格为215/50 R17。
云逸车尾部的设计和全车保持一致风格,饱满圆润而注重整体感,同样运用了大量撞色手法,厚重的后保险杠和防擦护板实用性很强,排气管则是单侧双出的布局。
暗红色尾灯显得很深邃,虽然在形状上并没有太出位的感觉,但是“回”字型的灯带设计感十足,还挺有立体感,在点亮后也有着很强的辨识度。
和外观一样,云逸的内饰设计也运用了大量的圆角矩形元素,而黑色与橙黄色的撞色设计则带来了更强的混搭气质,内饰的材质选择不乏亮点,工艺质量也算是不错。
中控台上的中央显示屏占据了主体位置,在搭配下面一排实体按键,构成了云逸的主要操作区域,中央显示屏的色彩显示比较细腻,触控反应也挺灵敏。
拼色方向盘在样式设计上也很有特色,为双幅带镂空的形式,握感很扎实,左手位置为多媒体系统控制,而右手一侧则是蓝牙电话等功能,定速巡航则在后面的一个拨杆上。
而仪表的样式则相对传统,双环式为主体,中间则是一块彩色的液晶屏来显示一些行车信息,尺寸有些小了,不过指针的设计倒是挺有特色的。
圆角矩形的空调出风口内部还有着两个小号的同形状银色装饰圈,这让云逸的内饰看起来又平添了几分活跃的氛围,可谓将这个设计元素运用到了极致。
虽然并没有配备电子手刹,不过云逸的机械手刹拉杆的造型确实也是别出心裁,灵感应该是源自于飞机上的控制拉杆,当然类似的设计也曾出现在PSA的其他车型上。
云逸提供了双区域自动空调,这在同级别SUV车型其实并不多见,操作基本可以在中央显示屏上完成,当然,我们并不奢求像座椅加热甚至通风功能的出现了。
云逸的全景天窗尺寸不小,达到了1.01平方米,前半部分还可以开启,要知道这可是中国消费者最喜闻乐见的东西之一,也让车内的通透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HUD平时显示系统对于云逸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个越级配置了,它的出现确实带来了惊喜,可以显示车速,导航,限速标识以及一些车辆状态信息。
云逸的两个前车门都提供了无钥匙进入功能,有着很强的实际意义,而且并非是按钮时,而是更加有高级感的触摸式操作,档次感也显得更强。
虽然没有全景泊车辅助,不过倒车影像功能还是很实用,后视摄像头的分辨率也还挺不错,并带有辅助线,但辅助线并不能随着方向盘转动而移动。
云逸的另外一个堪称加分项的配置就是无线充电功能,可谓是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的年轻人的福音,而且使用也非常方便,算是紧跟了时代的潮流。
在主动安全方面,云逸的考虑的颇为周全,像带有紧急制动功能的前碰撞预警,外后视镜盲区监测,限速识别,疲劳驾驶提醒等功能都为驾驶者平添了几分安全保障。
云逸搭载了斑马智行2.0互联系统,在车辆智能互联方面下了不小功夫,它包括远程车辆控制,智能语音控制,阿里服务生态,智能设备入口四大模块。
自然语音交互识别让车主和云逸有了更加人性化的交流沟通的环境,很多功能都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来实现,甚至还可以设置个性化的欢迎语。
如果你实在是无聊了,云逸还可以跟你玩一会成语接龙或者是猜歌名的小游戏来消遣一下,当然,这些都是要以安全驾驶为前提,这才是最重要的。
呼朋引伴去自驾游是人们很喜欢的活动,云逸可以通过车联网来组建车队,直接通过车内语音沟通,并可以推荐旅途中的景点,美食,甚至是语音指令拍照。
云逸除了可以提示保养信息,还可以在线进行预约,甚至是在车辆出现故障时,还可以诊断出相应的问题,让你随时掌握它的健康状况,相当人性化。
同样是撞色设计的前排座椅看起来挺别致,舒适度也相当不错,但侧向支撑表现比较一般,主驾驶座椅还支持六向电动调节,副驾驶则为手动调节。
在对原型车进行轴距加长之后,云逸的后排空间表现得到了不小的改善,身高1.76米的乘客头部和腿部空间一点也不局促,而且座椅的靠背角度也符合人体工程学。
在常规状态下,云逸的行李厢容积就有422升,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不成问题,而且行李厢的内部形状比较规整,尾门的开口也挺大,方便搬运大件物品。
后排座椅可以按4/6的比例进行放倒,以进一步提升云逸的装载能力,放倒后的后排座椅基本上能和行李厢的地板形成一个平面,这一点还是值得表扬的。
动力方面,云逸将会提供1.2T三缸和1.6T四缸两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供选择,我们得到的试驾车还是1.6T车型,这台发动机是当年PSA和宝马合作研发的产物,也算得上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依然有着不错的表现,其最大功率123kW(167Ps)/6000rpm,峰值扭矩245N.m/1400-4000rpm。
而与之匹配的变速箱也没什么悬念,依然是那台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带有运动模式,这也是PSA多年来的传动选择了,虽然在挡位数量上乏善可陈,但可靠性是它的优势。
1.6T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谓是老当益壮,起步阶段油门表现就很轻盈,响应也很积极,虽然动力还算不上暴力,但是对于云逸这种小型SUV而言,也算是大马拉小车了。
6AT变速箱确实已经谈不上太多的优势了,但是与发动机的匹配调校的倒是不错,换挡反应比较快,而且平顺性也保持的不错,实际证明依然值得信赖。
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形式的悬挂是这个级别车所惯用的,而法国人一贯擅长把相对简单的悬挂调校出均衡的表现,云逸也是如此,舒适性和对车辆的支撑都比较到位。
作为一款欧洲车型,云逸有着扎实稳健的驾驶风格,高速行驶车身稳定性不错,刹车踏板初段的调校并不算特别敏感,这也是为了保障舒适性的考虑。
虽然没有提供四驱系统,不过作为补偿,Grip Control多路况适应系统可以通过对前轮的驱动力和抓地力的调整,来匹配公路,沙地,雪地和泥地这四种路况。
在合资小型SUV这个细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无需多言,各家的产品都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而东风雪铁龙云逸作为后来者,则通过个性有讨巧的设计,良好的空间和配置表现,以及丰富的车联网功能来吸引年轻的消费者为其买单,在它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我们印象中的法兰西式的罗曼蒂克,在其他方面也不乏亮点,当然,最终的定价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市场表现,而对此我们也会拭目以待。
以上是雪铁龙DS5试驾 东风雪铁龙云逸怎么样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相关内容,请关注修车360汽车网。